前 言
新学期尹始,疫情肆虐,在全校师生充分准备和共同努力下,学校本科远程教学稳步开展,有效保障了广大同学正常的课程学习。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相关工作部署,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教学科研工作安排的通知》的要求,学校将征集、遴选远程教学优秀案例。通过发挥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推动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推荐: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法学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年级:2019级
面向专业:思政专业
二、教学形式
本课程利用超星师星学堂开展课程主体内容的远程教学,主要包括提前录制远程教学视频、发布讨论话题、提供教学资料、扩展阅读、发布作业等内容。并以企业微信群辅助开展教学,如:为保证教学效果在授课开始前就整体课程安排征求同学意见;授课中开展互动教学,与同学实时交流互动;课后随时讨论答疑;及时收集同学对超星课堂授课效果的反馈,调整授课策略等。
三、教学设计
利用师星学堂发布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并做好学习情况记录;利用企业微信开展教学情况反馈,组织研讨、答疑,实现在线指导;并将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利用师星学堂安排课后作业和完成作业上传。课前、课中与课后相结结合,兼顾整体课程规划与实时教学效果,利用企业微信创造学生参与课堂规则制订的空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
1、合理拆分教学视频:根据学习注意力周期最大值的一般规律,将120分钟教学内容拆分成5-6个授课单元,使每个单元平均时长在15-25分钟之间,最长不超过30分钟,并间隔章节插入新闻或影视剧相关小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2、难易结合安排教学内容: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立足于学生的前期知识基础及课程在整个专业教育中的基本定位,难易结合安排教学内容。《法学概论》的课程目标应是打造高效的“法学精华课”而非简单理解为法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简易低配版”。
3、多种方式尝试构建教学体系化:网络视频教学要避免长时间单一视频导致的学生注意力流失,但随着教学视频的分割,易带来知识碎片化的体验,只见知识点而不见体系。尝试通过在靠前章节“预告”后续章节、后续章节不断重复前面章节相关知识点的方式增强教学体系化,并将根据教学内容加入每节课程的动态思维导图式小结。
4、注重教学课件的制作:PPT是教学的重要辅助,其画面布局是学习资源信息架构的基础。避免文科PPT以大段文字为主的画面布局方式,占用学生大部分精力于阅读文字,以标签式布局为原则,着重展示概念要点、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概念间关系,发挥学习路径的选择和思维导航的作用。
5、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现实热点:法学是一门立足实践的学科,通过讲授与疫情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使学生对法律产生更直接的体会,并对抗疫中个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建立法律上的理性认知。除此之外,对于抽象概念尽量佐以现实判例,方便学生理解,并培养学生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
6.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将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法律分析方法后,从第四周开始每周课后提供一个案例供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作业;并计划于学期末进行线下或线上模拟法庭。
教学案例设计——以《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一课为例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的本质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第五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法的本质、特征和历史类型,掌握法的一般分类与法系;
2.把握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关系,进一步培养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3.了解法的创制,掌握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点,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4.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并结合本节内容进一步引入基础法律逻辑,为学习后续章节的内容奠定理论和法学方法论基础。
(三)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音频与视频,提供电子版教材及其他学习资料。
(四)教学实施
1. 课前:提供电子版教材获取方式,上传教学视频、音频、课件等资料。
2. 课中:实时在线讨论与答疑。
3. 课后:及时统计同学反馈与学习情况,根据同学反馈对下一节课的授课进行细节调整;并针对同学集中的问题进行统一答疑。
四、教学效果
经过在线教学实践,学生参与积极性超过预期,课堂讨论发言质量较高,能够看出学生是在认真学习课程内容并自主搜索相关补充内容后进行了自主思考进行的发言。通过教学,启发同学以法律思维、法律视角看待现实热点事件,现实帮助同学理性渡过疫情。
(张秋婷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 教师)